当前位置:
首页
> 税收宣传 > 地税文化
?
?
最简单的感恩(王辉)

2017-05-02 13:55:44 信息来源: 泰安市地税局办公室 字体:【

  与《弟子规》结缘完全是因为我的女儿,我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她多接触一些传统文化,于是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就用背诵经典代替了哄睡儿歌,先是《三字经》,后是《弟子规》。学《弟子规》的时候我看的是百家讲坛之钱文忠解读《弟子规》。

  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作者是清代秀才李毓秀,一名教书先生。现在很少人知道《训蒙文》,那么《训蒙文》后来怎么会叫做《弟子规》的呢?据考是一位叫贾存仁的学者在《训蒙文》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,并把书名改为《弟子规》。《弟子规》全文共三百六十句,一千零八十字,由《总叙》《入则孝》《出则悌》《谨》《信》《泛爱众》《亲仁》《余力学文》八部分组成。虽说《弟子规》流传至今一直被当作儿童启蒙读本,但是我觉得书中的内容和智慧适用于每个人。

  百善孝为先。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“入则孝”部分的开篇,四组、八句以“父母”开头的句子,即“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;父母教,须敬听;父母责,须顺承。”简单吧?不用专业翻译,都懂,就是父母喊我们的时候,赶紧答应;父母安排我们一件事情的时候,抓紧办;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,好好听着;父母责备、甚至打我们两下的时候,顺从的接受。父母呼、父母命、父母教、父母责,是所有人生命当中都会出现的事情,也是《弟子规》中讲的孝顺父母的最基本、最简单的四个要求,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,我们做到了吗?

  学习《弟子规》的过程,也是自我反思和检讨的过程。在读《弟子规》之前,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孝顺父母这方面做得挺好的,能关心父母的身体,舍得给父母买东西,也会抽空回去看望他们,可是读到这几句的时候,我的心好像被抽了一下,反思一下,其实在这些最简单的事上我根本都没有做到。参加工作后,不论是成家的还是未成家的,一般都不跟父母住在一起了吧,有的甚至不在一座城市,父母呼唤我们的方式可能只能通过电话了。当然父母知道我们整天忙工作、忙家庭、忙学习,一般也不会轻易舍得打扰我们。记得有一次我好久没给家里去电话了,下午刚上班的时候家里打来电话,当时正好忙着工作,就挂掉了,结果忙起来忘了回电话,一直到下午下班时家里的电话又来了,我妈小心翼翼地问我:很忙吗?你爸说想你了,让我给你打个电话问问你最近忙的啥?其实哪有那么忙,只是我没有足够把爸爸妈妈放在心上而已。现在想想他们当时给我打电话的时间是算得那么精准,想想他们问候自己的孩子都是那么小心翼翼,突然觉得很心疼、很内疚,现在不论我做什么事情我都会接爸妈的电话,哪怕只是小声地说一声:等会给你们回过去,不能接的时候我也会回个短信,起码让他们心里有数,不那么焦灼。还有就是现在长大了,觉得自己见识比父母广了,懂得也比父母多了,长能耐了,用不着父母管了,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,总是觉得父母啰嗦,总会不耐烦地打断父母:“行了,知道啦,你可别叨叨啦!”甚至还会反过来教育父母一顿,把父母凶地不吱声,更别说父母责备我们了。妈妈有时会不经意地很失落地说:你现在都不跟我亲了,跟你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、不耐烦。现在想想小时候任性不懂事的过往,已经追悔莫及,可是长大了似乎也没什么长进,还是会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,对父母太没有耐心了。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了,能为我们做的似乎只剩下了无休止的挂念与唠叨,我们应该学会耐心地听父母讲,好好地顺着父母,不要动不动地就给父母脸色看,父母越老越像孩子,我们要哄着他们,让着他们,就像当初他们待我们一般有爱、有耐心,才称得上孝。可是今天,这四个“父母”句,我们都没有做到的话,我们如何来感恩?如何来报恩?“恩重如山” 四个字,普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是当得起的。

  再大的恩情,我想父母付出的时候都不曾想过要求回报。几年前,《广州日报》记者在母亲节这天,随机采访了一些母亲和孩子。记者问这些做子女的会如何孝顺自己的母亲,这些儿女基本上都是这么说的:我要挣大钱好好侍奉我的母亲。倒也没什么错。但是做子女的有没有想到母亲这边的答案是什么呢?上百个接受采访的母亲面对“你希望子女为你做什么”这个问题的时候,没有一个母亲提到钱字,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母亲讲的是:希望我的儿女回家陪我吃顿饭。网上曾经流行一句话: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!很莫名奇妙,但是也很触动人心,所以当父母喊我们回家吃饭的时候,不要总说忙,不要总说改天,不要残忍地拒绝我们父母的唯一请求。

  读完“入则孝”篇后,我倒是没想怎么去教育我女儿,反思更多的是如何去孝顺我的父母,如何去弥补我对父母孝的不足,因为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



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

?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