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是将小麦直接煮熟,人是吃不动的。要是用磨面的方式,就会将那层种皮磨下来,口感相对较好。而所谓的“全麦”,就是尽可能保留这层种皮,做成的全麦面包、全麦面条更香,口感更糙,因此这层种皮也被称为“麸皮”。
若是强行将小麦的麸皮去掉,留下里面可食用的部分来煮成粥,不是很好吗?事实上,这种麦仁我们很常见,它出现在八宝粥中,是八种配料之一,吃起来口感Q弹,很筋道。缺点是非常难煮,需要小火慢熬,不适合日常家庭自己做饭用。
从历史方面来看,小麦在4500年前就从地中海进入中国,经由新疆传入中原。而战国时期,我国就发明了石转盘,专门用来把小麦磨成面粉。到了汉代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,石转盘也被推广到全国,收获的小麦做成面粉的历史极为悠久。
后来,面条不止在我国发扬光大,还传播到日本、韩国、泰国、马来西亚,甚至我们的面条做法还传回了小麦的发源地——地中海,到了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国家,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小麦除了做面包,还可以做成面条。
从质地来看,小麦拥有稻米缺少的优点——麸质蛋白充足。这使得小麦磨成粉后,拥有极强的韧性和拉扯性,做成面包、包子、馒头又能展现出蓬松弹韧的口感。这是大米做不到的,所以你从未见过用大米做包子、馒头的食物吧。
不过幸好的是,大米也有自己的精制米粉,也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,比如广东的粿,就是用大米做成的。那些天生对麸质蛋白过敏,没办法吃面包、面条,享受用小麦做成的面食的朋友,可以吃大米米粉做成的食物。
总结起来,小麦要打成粉而不是像稻米那样可以煮成米饭的原因,一是外面那层麸皮太难去除,影响口感;二是小麦仁很难煮熟,需要小火慢熬,花费时间太长,不适合节奏加快的社会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